1)162.番外 窑变_跟科技树谈恋爱[三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尊敬的各位游客,欢迎来到国家瓷器博物馆。水印广告测试水印广告测试自从汉末第一件真正意义上的瓷器问世以来,我国的陶瓷文化已经走过了辉煌而灿烂的两千年。

  在这两千年里,诞生了无数珍品。一些即便是在科技发达的今日都无法复制,而另一些则蕴含着超过其本身价值千倍的文化价值,堪称国宝。

  在国瓷博物馆中,就保存着二百八十余件国宝级的珍品,仅从瓷器文物的方面来说,即便是与故宫博物馆相比也毫不逊色。

  现在,就请大家跟随我的脚步,开启一场丰盛的视觉之旅吧。

  ……

  接下来我们将前往三楼中央展厅,参观本馆的镇馆之宝。对,刚刚这位先生说得没错,就是大名鼎鼎的窑变石,或者叫曹子窑变石。

  众所周知,虽然在东汉开始出现了一些原始的青瓷,但真正将陶瓷技术推向成熟化、规模化、艺术化的人是曹生。

  早在曹生少年时代,他就明确指出了“炉温”在冶铁、烧瓷、熔砂上的重要作用。作为一个有钱有势的富三代,曹生招募了一批工匠为他制作耐火砖和高温炉,其中就包括被称为“瓷器之父”的匠艾。

  很快,曹家的青瓷就通行海内,为将来曹氏兄弟的扩张事业积累了巨额财富。等到这对史上有名的双胞胎成年的时候,曹家就有了质量稳定的白瓷和玻璃。

  但曹生依旧不满足。公元174年,他带领船队南下交州,在当时最大的鹦窑试验彩釉和窑变。据说,曹生试验了交州全境五百多处陶土,烧制一掌大小的圆形瓷石二万九千余枚,最终只保留了三枚,真正的万里挑一——

  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三枚“曹子窑变”。

  曜日、重瓣、星河,即便是在两千年后的今日,它们的美丽依旧是无法复制的奇迹。

  曜日石呈现出热烈明快的黄釉、红釉,即便是在以出产彩釉著称的鹦窑中都算罕见。更难得的是它所具有的的正反两面对称的同心圆构型,在听凭天意产生的窑变中如同上天的宠儿。

  据说,曜日石出炉的时候金光耀眼,一下子将同炉的其他窑变石照得黯然失色。赤红、橙红、橙黄、金黄交相辉映,使得这件瓷器仿佛真的太阳。可惜的是,曹生认为它的色彩太过张扬,于是没有佩戴过它,也没有送给曹操佩戴。

  曜日石就这样一直留在鹦窑中,作为镇窑之宝被工匠们代代膜拜。直到进入现代化社会,博物馆行业成熟稳定之后,曜日石才被捐献出来供游客参观。

  后来鹦窑出产的黄红色小型彩瓷自成一派,多是历代匠人对曜日的致敬之作,其中以魏末的双彩窑变百花迷你瓶最为出色,那也是一件国宝了。稍微次一些的有红蹄八骏大肚盏、火烧葫芦藤等,这两年在拍卖会上也是拍出了几千万的

  请收藏:https://m.linjie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