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34章 徐厂长造LED_工业狂魔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目前,显示器主要分为CRT和LCD两个类型。

  CRT又叫大头机,其利用阴极射线管,以电子枪的方式,将电子束投放到涂满荧光粉的屏幕上。

  这些荧光粉,由‘红绿蓝’(RGB)三基色组成,每一个相邻的RGB又构成一个荧光粉单元,是为:像素。

  电子枪发射三束光芒,分别轰击R、G、B三种荧光粉单元,然后分别发出不同强度的三色光,再利用空间混色技术,最终构成了丰富多彩的画面。

  通过控制电路,电子枪轰击频率越高,图像帧频越高,画面就越连贯。

  如12Hz,肉眼感觉屏幕爆闪。

  如48Hz,肉眼感觉图像很连贯。

  而R、G、B三基色排列越紧密,像素越高,画面看上去也就更精致。

  所以,人们为了获取更好的观赏感,CRT技术从小头机,到大头机,把显示器做得越来越大,越来越笨重。

  于是出现了LCD技术。

  先设置一张正极电路透明面板,再设置一张负极电路透明面板,然后在两者之间,按照纵横交错的沟槽填充含有液晶分子的液体。

  当我们给正负极面板通电,液晶分子会按照其特性,或排列有序,可以透光;或排列混乱,可以遮光。

  如此,设置一个或两个发光管,借助‘背光层’将光反射到一个方向,利用‘垂直偏光片’,束缚散乱的光,让光按照要求穿过液晶面板,再通过‘水平偏光片’调整,让光照射在含有RGB三基色的‘彩色滤光片’上,也就构成了最基本的‘液晶屏’。

  借助控制器,调整发光频率、空间混色,最终形成丰富多彩的画面。

  大概布局为:背光层→垂直偏光片→正极电路板/液晶/负极电路板→水平偏光片+RGB彩色滤光片→外屏。

  材料不同、布局不同、设计不同、控制器不同,又构成了不同的LCD。

  比如计算器、游戏掌机使用的黑白屏,叫做TN-LCD,后来发展出彩色的STN-LCD,由于技术成熟,液晶材料价格下降,目前十分廉价,被应用在3英寸以下的小尺寸产品中,缺点是视角狭窄,只能垂直看,超过50度角,基本看不清屏幕显示内容。

  比如九十年代初期,采用集成技术,将液晶像素点集成在薄膜晶体管中,再利用特殊光管对独立像素进行控制,形成的有源矩阵液晶显示器,叫做TFT-LCD。

  其视角可以扩大到70度,对比度达到150:1,被应用在PC显示器、电视显示器、汽车导航设备中。

  比如最近刚刚出现的IPS-LCD,属于硬屏液晶显示器,视角更广阔的,售价也更高。

  九十年代末,TFT-LCD逐渐取代CRT技术。

  等到千禧年,电视机行业迎来一场价格战,TFT-LCD

  请收藏:https://m.linjie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