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十九章 匈奴之患_三国之汉末宗亲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朕听闻爱卿素有才能,如今边疆烽烟四起,匈奴在北疆肆虐,不知爱卿可有妙计为朕解决心头之患?”

  这可不是刘宏随便出的题,自从黄巾之乱以来,以于夫罗为首的匈奴就打着帮助汉室镇压叛乱的名头,领兵来到中原,谁知道,这于夫罗刚走,他爹老单于就被杀了,于是乎这于夫罗就在北地劫掠。现在弄得朝廷是焦头烂额。这于夫罗不少人可能不知道,但是他有个儿子,叫刘豹。也就是说于夫罗是汉赵帝刘渊的祖宗。

  刘征听完暗中一喜,北疆的祸患他也不是没和皇甫嵩讨论过,心中早已是有了对策。更何况后世无数的朝代都在北疆问题上拿出无数的计策。但是刘征还是思索了一番,组织了一下语言。

  “陛下,文武两策可定北疆。”

  “哦?贤侄速速说来。”听到刘征有两条计策,刘宏来了兴趣,连称呼都变成了贤侄。

  “文策是内部分化,大封诸王。匈奴是游牧聚落组成的国家。单于并不像陛下,陛下金口玉言,下定决心要做的事朝堂诸公没有异议。而单于说出来的话,匈奴各部不一定会接受。所以匈奴各部自古以来就仇杀绵延不绝,内部混乱不堪。现在,匈奴各部也不是一条心,如今恰逢单于于夫罗不在,匈奴王庭混乱初见端倪,只要陛下多铸几个单于金印,分发给各部,那么匈奴人必然会为了单于之位争夺不断,而于夫罗也不得不回去平叛,而他回去只会使得匈奴更乱。”

  还没等到刘征说完,站在刘宏附近的红衣朝服的文官就已经激动得连连拍手了。“陛下,此计甚妙。”身为文官,对于权术最为了解。自然是想通了刘征计策中的妙处。“力分则薄”,只要多印几颗金印,匈奴之间必然会为了单于之位,大打出手。此前大汉只想过如何从外部击溃匈奴,却没想到从内部瓦解敌人。而那黑色朝服的武官,更是对刘征的武策来了兴趣,问“不知世子殿下的武策又是什么?”

  “武策更是简单,匈奴人不会耕种,全靠放牧,所以只要等到秋天,遣一支百战精锐,皆用轻骑,深入塞北,放火焚烧草场。没了草场,匈奴人自然能靠动物的尸体活过冬天,但是他们的牛羊不行,没了草,他们的牛羊就会被饿死,来年开春他们就没了食物。甚至都不用等到来年开春,冬天他们都有可能熬不过去。此时只要边关大军严守关隘,匈奴人必将不战自溃。”

  黑服武将倒吸了一口凉气,好一招绝户计。不杀匈奴一人,却能让匈奴死伤无数。大汉不是没烧过匈奴草场,但那都是为了别的战略目的而做的。很多人都没有想的那么远。大战之时,有谁愿意辛辛苦苦凑出一对百战精锐去后方烧火,而不是顶在一线呢?而刘征的计策却是只有这一

  请收藏:https://m.linjie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