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白蛇传》故事流变及文学价值_大嶝见闻:“炮击金门”停止三十年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靳美茜

  摘要:《白蛇传》是中国民间家喻户晓的美丽传说,也作为民间“四大传说”之一广为流传,这个优美而带有神话色彩的故事从产生到成型,经历了几代文人的润色,白蛇从单纯的无情蛇妖到有人性的善良蛇仙,许仙从陷害娘子的无情无义到维护娘子的情义至尽,人物性格发生了重大改变。《白蛇传》的故事演变过程和文学价值值得探讨研究。

  关键词:白蛇传;

  故事流变;

  文学价值

  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3)

  《白蛇传》是中国民间家喻户晓的美丽传说,它讲述了白蛇幻化的美丽女子白素贞和许仙相识相恋的故事。但要找到统一的《白蛇传》去阅读又不简单,因为《白蛇传》的版本很多,如唐传奇《李黄》、冯梦龙《白娘子永镇雷峰塔》等,在不同版本中,我们可以看到《白蛇传》的故事流变,在变中我们又能领悟其文学价值。“《白蛇传》的流传,并不只依靠文字,更是以口耳相传的方式,在民间传唱成评话、说书、弹词,演变成戏剧表演。中国古代能阅读的人太少,文字的影响只集中在非常精英的上层,广大的民间听书、看戏剧,有另外一套文化传播的渠道。”

  一、《白蛇传》传说的历史与演变

  《白蛇传》的故事最初是在民间流传的传说,是人们口耳相传的口头文学,并没有文字记载,但究其出处,大家普遍认为是由《魏都赋》中“连眉女”故事演化而来,《魏都赋》记载:“犊子牵黄牛,游息黑山中,时老时少,时好时丑。后与连眉女结合,俱去,人莫能追。”后人根据这个故事雏形,以白蛇和人类的爱情为主线,再加入情节,让故事中的角色逐渐完善,形成了有独特吸引力的《白蛇传》。

  (一)最早与白蛇有关的作品

  最初的《白蛇传》是口头相传的民间传说,并没有书籍记载,只是出现在评说、戏曲、地方戏中,直到宋朝的《太平广记》所载的唐传奇小说《李黄》的出现,这是目前普遍认为较正式的文本记载,但是在李等人编著的《太平广记——李黄》篇中,白蛇的形象与现在《白蛇传》中温柔大方、美丽善良的白素贞大相径庭,她被描写成害人不浅的恐怖妖孽,毫无人性令人毛骨悚然,可以说与现在的故事并无太多的联系,只是由蛇幻化成人形的白衣女子这一基础形象[2]。

  (二)两宋时期的《白蛇传》传说

  两宋时期的《白蛇传》,已经开始借助话本的形式开始流传开来,此段时间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明代洪编印的小说家话本集——《清平山堂话本》中的《西湖三塔记》。

  这个故事在一定程度上为后世成型的《白蛇传》传说定准

  请收藏:https://m.linjie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