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析新时代青年如何坚定文化自信_大嶝见闻:“炮击金门”停止三十年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王梓怡

  【摘要】当今世界文化交流日渐紧密,因此也面临着文化的选择和输入问题,新时代中国青年在中西文化交流与对话中,必须具有文化使命感,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先进社会主义文化的时代,理性和深刻理解,特别是现代性和核心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先进性,为建立其文化自信心奠定了坚实的知识基础。最后,新时代青年必须在批判和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积极追求文化创新。

  【关键词】传统文化新时代青年文化自信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议题,其本质是一种积极的文化心态、自觉的文化认同和坚定的文化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是巩固主流意识形态地位的重要武器、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条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基础。新时代中国青年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同时是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生力军。

  一、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比较

  (一)处世与思想追求

  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中国大一统的政治方面讲究的是“中庸”“执中”“致和”的处世态度,这一理念也成为了中华民族的情感心理原则,但由于生活中缺乏了对人们公平竞争、进取精神这两大观念的培育,社会不看重对社会平等、公平、公正、正义等价值观念的追求。而西方文化经历了文艺复兴,在欧洲中世纪宗教统治中,帮助人们引导人们的去建立了一定的生活态度、观念,主要表现为重视实际生活,反对禁欲理念;重视积极乐观,反对落后悲观;强调性格发展,提倡人性自由;运用教育等手段来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利用知识尊重客观规律改造现实世界。

  (二)科学理性精神

  尊重神明,君权神授,君王即天子。历代封建君王,都主张文化专制主义,政策不利于民,甚至掀起文字狱。儒家经学是中国长期以来以将其为主流的一个重要思想理论。政治力量将“经学”推动起来,使其渗透精神和物质文化的各个领域中,经学通过它自成的体系,其地位在其他任何知识之上,排斥科学,一味独立,不重视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人们对科学思想的追求,“唯上”“唯书”,感性过分大于理性,知识和智慧在伦理面前显得无足轻重,重道轻器,权力大于科学。这些都是传统文化的不科学的一面因此有人称中国的传统文化就是“盲从文化”。

  从总体上来说,西方文化较为崇尚理性。古希腊著名思想家教育家亚里士多德曾经提出“吾爱吾师,但更爱真理”。文艺复兴呼吁人们重视科学研究,反对先验论;对待事物要有探

  请收藏:https://m.linjie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