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一三章 别想老偷懒_明朝谋生手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大人物说汪孚林太过年轻,不如等一等放一放,不急着选官的消息,和之前汪孚林被人误认为卷子极得首辅大人赏识,因而被人放在三甲传胪的消息彼此一印证,自然而然便引来了无数自以为是的恍然大悟。谁都知道,如果不是第一时间占据位子,那些一等一的美缺,错过这个村就没那个店了。于是,某些进士们原本对这位名不见经传的少年出了大风头而心怀讥诮,如今就越发得意了起来。

  更有人认为正是因为此前的舆论,这才压制住了某种不正之风。然而,这些初出茅庐的进士们很快就体会到了,什么才叫做天有不测风云。

  吏部尚书张瀚的动作非常快,第一时间就定下了二十几个出为府学教授的进士,清一色都是三甲进士,正是之前聒噪最厉害的一批人,全都分在天南地北,压根没有顺天府又或者南直隶浙江那些好地方的缺。然而,府学教授毕竟也是正七品,安置进士并无不可,因此哪怕被派官的人觉得天大的委屈,可顶着三甲的名头,今年又不选庶吉士,竟也只能凄凄惨惨戚戚地离京前去上任。

  而这仅仅是五月间事。

  六月初,前半年累计下来的,因为各地巡按御史弹劾而罢官的府县主司足有十几个,再加上空出来的缺,从二甲到三甲进士,一下子又派出去三十多个县令,再加上十多个府推官,全都鲜少有一等一的好地方,而是在各种艰难困苦之地,安置的无一不是今科进士中剩下的刺头。如此一来,前后两批,已经安置了七十多名今科进士,效率之快,对于从前的吏部来说简直是少有。为此,吏部尚书张瀚得到了万历皇帝很高的褒奖。

  可谁都知道,小皇帝今年才十二岁,三六九的上朝那就是虚应故事,平时票拟批红都是张居正和冯保一手包办,谁该褒奖,谁该贬斥,都是张居正和冯保一句话的事。张瀚得到褒奖,无疑是张居正的授意,这下子还未派官的那些进士谁能不噤若寒蝉,谁还敢跟在别人背后鼓噪喧哗,传出一些似是而非的流言来,不怕自己被打发到岭南贵州那些一等一的穷县去数星星吗?

  在一片安静之中,新进士心目中的四大美官终于开始发派了,发现二甲传胪孙鑛赫然出任行人司行人,其余得到美官的也是新进士中有名望有才学同时名次又高的,大多数翘首盼望的同年们也全都无话可说。而发现汪孚林并不在其中,又有传言说是汪孚林自己要求多候选一两年,甚至为此遭到长辈责备,之前流言信誓旦旦地说三甲传胪是某个读卷官给错了,现在却又变成了是某个读卷官故意耍诈,这才把汪孚林放在那个招人嫉恨的位子。

  于是,那些被发配到艰难困苦地区去当府学教授,去当县令以及府推官的刺头们

  请收藏:https://m.linjie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