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8章 推行政策_三国:重生赤兔,总被听心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无损取得河东郡,赵子龙大名响彻宇内,迅速传到洛阳,传到幽冀各诸侯耳中。

  赵云的发声同时也传了出去,一个月成军的屯田卫,其练军是根据《武经总要》,攻城器材也是来自于此。

  一时间,无数人翻找《武经总要》的旧刊,几乎将其奉为圭臬。

  洛阳德阳殿,看着朝堂上的百官,刘协的心思活络起来,河东郡贼军投降的事情在洛阳已经传的沸沸扬扬。

  蔡邕这个人他也早有耳闻,想不到蔡邕一介文人却允文允武,当时放出并州的时候怎么就没有注意到呢?

  否则当时就可以在朝中引为臂力了,董卓走了,洛阳又来一个丁原,丁原和董卓有什么差别。

  就算再来一个董原,如果权臣依旧把持着朝政,他刘协就永远是一个傀儡。

  刘协今年虚岁十一岁,皇室的孩子早当家,他早过了懵懂的年纪,朝廷是个什么样子的,他心里已经有数。

  靠董卓,靠丁原,永远不可能延续他刘氏江山,靠曹操、袁绍这些诸侯不过是缘木求鱼而已。

  所以当听到并州有个蔡邕,刘协欣喜若狂,蔡邕这类文人的价值观与军人不同,他们世受儒学韬晦,对君臣之节看的极为重要。

  死谥文正是他们的终极追求!

  刘协眼眸中充满希冀,昨夜亲自拟诏,迁蔡邕为大将军,领并州牧。

  他现在顾不得文武礼仪,蔡邕轻易召入京师,万一人家真是赤胆忠心,皇帝一纸诏令,人家真的孤身回京师,你就是封他一个文臣之极大丞相又有什么用,还不是虎落平阳任犬欺。

  所以这封奇怪的诏书,直接抛开文武礼仪,算是他刘协强买强卖的手段。

  一般文臣是不愿意接受武职的,这对他死后的谥号影响不好。

  但刘协就是要强塞给蔡邕,有蔡邕坐镇并州,实际又控制着河东重镇,他不相信丁原之流不会顾忌一二。

  只要他对蔡邕恩宠拉拢,将来不失为对付权臣的手段。

  刘协看似无理取闹的诏令,却令德阳殿炸开了锅。

  丁原显然不愿意有一个和自己平起平坐的大将军,而且大将军蔡邕不止有虚名,其实力雄厚已经足够威胁他,如果再让他名副其实,自己真的就要死无葬身之地了。

  其他人大多是丁原的党羽,自然以丁原为马首是瞻。

  看到满朝文武都在反对,刘协不由得有些犹豫,难道自己真的想错了?

  忽然一人出班,奏道:“臣以为蔡邕当得起大将军一职,蔡伯喈治并州,使诸胡不敢为乱,仁义播于河北,使白波黄巾弃械投诚,我认为蔡公真乃国之柱石也,大将军之职实至名归。”

  众人看向出声者,纷纷皱起眉头,刘协同样如此,他不知道周三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谁人不知道周三是丁原的义子,周三视丁原如己父,从不会违逆一二,这次同丁原唱反调

  请收藏:https://m.linjie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