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章 破禁(上)_大明王朝1587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旨,令他夺情视事。”

  “赞画主事丁应泰听说杨镐打了败仗,去向杨讨问后计,杨镐就把张位和沈一贯的亲笔手书连同他们所起草的那道未经公布的圣旨给丁应泰看,于是丁应泰就愤然揭发杨镐兵败一事,并且弹劾沈一贯和张位与杨镐交结,欺蔽朝廷。”

  “据说李贽后来就此事著书诋毁沈一贯,还在给焦竑的书信中称赞了揭发这件事的丁应泰,于是沈一贯便一力将他捉拿下狱。”

  “二是因为党争,沈一贯为阻止受诏而即将入京任次辅的沈鲤上任,便指使其近人张问达拿李贽开刀,次及当时名僧紫柏真可,进而引出亲近沈鲤的朝士,最后牵连到沈鲤而达到其目的。”

  “紫柏真可你是知道的,朱常洛东宫讲官郭正域的挚友之一,这显然是沈一贯在杀了李贽之后见牵连政敌不成,故而才布置谋划了第二次妖书案。”

  “所以总得来说,万历皇帝将李贽下狱,和李贽写了甚么书,书中包含了甚么思想,可以说关系是真不大,何况我觉得万历皇帝也没有时间把李贽的著书全部读完。”

  “后世说李贽是‘大明第一思想犯’,我看是言过其实,确切来说呢,李贽是因党争而死,所谓的‘思想罪’就是一个口袋罪,实际上晚明几乎没有一个文人是单纯因为犯‘思想罪’而下狱的。”

  李氏道,

  “所以你捧李贽,是想让他避免被后面的党争波及?可我却觉得,你这是在舍本逐末,直接消灭党争,不是更简单直接吗?譬如那沈一贯阴险狡猾,你一开始就不要准他入阁嘛。”

  朱翊钧淡笑道,

  “嗳,要真那么简单,历史上万历皇帝到后期任由官员空缺不补,不再处理人事任命,就不会被骂得那么惨了。”

  “我是觉得呢,这皇帝对人事任免权的掌控固然重要,然而更重要的是从根上改变筛选人才的标准,否则廷推上来的人再多,皇帝所能决定的也无非是朝中各党利益分配之多寡而已。”

  李氏扬起她描得细细的柳叶眉,

  “那支持李贽就能改变人才筛选标准了?”

  朱翊钧笑了笑,道,

  “你知道徐光启为何在万历二十五年获中解元之后,却在次年的会试中名落孙山吗?就是因为焦竑当年任乡试主考官之时,其选中的举人都是徐光启这样的‘文体险诞’之人,历史上焦竑甚至因此被逐,所以徐光启才没有在万历二十六年考中进士。”

  “你或许会说,焦竑被逐,是因为受张位忌惮,如果没有万历二十五年的丁酉科场案,他也会在后来卷入其他的党争事件中,但是我一直在想,如果万历皇帝本身就支持焦竑和李贽所推崇的泰州学派,或许……西学就能自然而然地兴盛于北京,而非历史上的南京了。”

  李氏道,

  “可真够累的,你看你盘算

  请收藏:https://m.linjie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