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八百五十章 殊途同归的米格版黑丝带_红色苏联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上次的时候,安德烈对米高扬设计局进行了严肃的批评,其中的核心问题,就是隐身性能!米高扬设计局的米格项目的木制技术验证机,根本就没有任何的隐身方面的考虑,虽然加了诸如锯齿等方面的措施,隐身性还是没有多少提升,米高扬设计局把所有的赌注都压在了等离子体隐身技术上。

  同时,就在上次的莫斯科航展上,米格项目的木制技术验证机被公布了出来,其实,这也是一个信号,这意味着,那个技术验证机的方案,被放弃了!

  否则,那种方案又怎么会流露出来给世人看,给西方研究?

  贝利亚科夫痛定思痛,决定将外形推到重来,主要的就是从隐身性能上下手!只有这样,才能够让米高扬设计局的产品能够有竞标的可能。

  所以,他们对外形进行了大改,而在这方面,又参考了安德烈留给苏霍伊设计局的那些模型,就搞出来了现在的这款战机。

  从最基本上看,这款战机脱胎于以前的项目方案,比如,依旧采用的是鸭翼的方案,但是,整个机身都进行了隐身的设计修型,前面的机头,变成了菱形的方案,这也是美国经过多年研究确定出来的最合适的隐身机的方案。而这样的话,就对进气道的设计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毕竟,米格-29和苏-27都是机腹进气,这样进气道最短,进气效率也最高,但是,从前面的进气道,直接就能够看到后面的发动机的叶片,这样根本就没有任何的隐身性可言,而且,叶片会严重地反射雷达波。而米格的原来项目,也采用了机腹进气,叶片毫无遮挡。而现在,为了改变进气道,同时也为了跟机头配合,腹部进气的布局,改成了两肋进气,与鸭翼,边条翼,机头,刚好完美地融合到了一起!这简直就是工程师的辛勤研究的结晶!

  后面的垂尾,也更加倾斜,全机的整个布局,可以说是凝结了贝利亚科夫带领团队的所有的智慧!

  安德烈的内心已经被震惊了,而脸上,却是没有任何表情,这副样子,在一旁的贝利亚科夫看起来,似乎是又没底了!

  战机性能的好坏,是不能仅仅通过模型来证明的,所以,苏联航空工业部最终决定米高扬设计局和苏霍伊设计局两个单位,制造出技术验证机来,来证实他们的战机性能,然后从中选择。

  而哪怕是制造技术验证机,第一架造出来的也得是静力试验,全机各处用传感器连接,检验受力情况,这是科学制造战机的第一步,如果受力分析不完善,有可能在上天之后就解体了。

  看这样子,难道己方连第二架技术验证机也不用组装了,直接就可以宣告失败了?贝利亚科夫知道,己方这个项目不被安德烈将军看好,除了没有考虑隐身性之外,安德烈

  请收藏:https://m.linjie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