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十三章 洛阳_大汉昭烈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就是洛阳,九州的中心,四千万大汉子民心中的圣地。”

  再次回到洛阳,刘备感慨万千。

  虽然周边地区已经变成了残垣断壁,烟熏火燎的痕迹依稀可见,但洛阳城巍峨高大的城墙仍在默默伫立,无声地倾诉着那一段段历史。

  “先生当年前来洛阳求学之时,应该是这里最为繁华的时候吧?”跟随在刘备身边策马由缰的是诸葛亮,如今他已经年过十五,身材越高大,除了眉宇间仍然有些青涩,整个人看起来已经和寻常的成年男子差不多了。

  “那应该是二十年前,为师像你这么大的时候。”说实话刘备根本不知道自己穿越之前十年的洛阳是怎样一副景象,但那个经历了党锢之祸,人人自危的时代,应该也好不到哪里去吧,“城就像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最后难以避免地衰败下去,不管是什么原因。”

  “等到先生定鼎中原,还要在洛阳兴建一座新城,重新建都吗?”诸葛亮看着破败不堪,尽显沧桑的洛阳城墙,不由得想起了位于幽州的新蓟城。

  那一座城池是刘备用于试验新的建筑材料,新的建筑工艺,新的建筑理念而建,整座城的风格极为驳杂,堪称光怪6离,令每一个参观者都大开眼界,流连忘返,在诸葛亮看来,大汉王朝的都城,不应该是眼前这座方圆数里,被洛水限制了面积,仅能容纳下皇宫和达官贵人们官邸的洛阳。

  他的老师刘备即将重建的大汉王朝是暂新的,充满了蓬勃的生机和美好的前景,理应有一座足以与之相匹配的、足以令所有人为之骄傲的新城作为都。

  “洛阳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定都于此是理所应当,至于新城嘛,也是有必要的,现在的洛阳城太小了,功能也不全,是应当与时俱进。”刘备答道。

  得到肯定的回答之后,诸葛亮一下子来了兴致,不住地东张西望,巡视着周边地形,在自己的脑海中勾勒出了一副新城池的景象。

  在他的想象中,天下中心的洛阳城应该拥有方圆十里的规模,高大宽阔、包裹着巨大城砖的青色城墙,络绎不绝的人群穿行在每一条大街小巷,欢声笑语传遍四野。

  城市的中心是精美绝伦的皇城,大汉天子端坐在宫殿之中,与文武群臣共同治理国政,接待各国使臣,那些长着不同样貌、操着各种口音、乘坐大汉战船漂洋过海而来的使臣们匍匐在大殿内外,等待着天子的接见。

  几座桥梁如同长虹贯日一般,飞架洛水两岸,运载着各种货物的马车犹如长龙一般,向无尽的远方蜿蜒而去。

  诸葛亮想得入神,思绪无限扩张,从洛阳城延伸到整个天下,在他的畅想中,天下各地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百姓各司其职,弱有所养,老有所依,不再有种种惨剧。

  解甲归田的老卒

  请收藏:https://m.linjie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