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十五章 暗涌_大汉昭烈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其实这就是两个人的生活轨迹,以及思维方式、思维角度的差异了。

  刘备在穿越之前,是生活在无比强大,对世界第二这个名号都不满足,一直耿耿于怀,并且拼命追赶的超级大国;穿越之后又迅速跻身到大汉王朝这个强悍帝国的上层,他已经习惯了国家的强大,也习惯了安定的生活环境。

  但是,刘备习以为常的生活,对于其他国家来说,几乎是可望不可得的梦想。

  尉仇台虽然是一国君王,但在历史上,旋起旋灭,如同昙花一现的小国家太多了,数不胜数,说句实话,他这个国王,当得没什么意思。

  扶余国位于燕山以北,大兴安岭以东的松嫩平原,属于寒温带地区,生活环境算不得好,百姓们的日子自然过得苦巴巴,一年到头的出产,连养活二十万人口都是很大的挑战了。

  比起自然环境,更让扶余人心中不安的就是强大的外部势力,就在大兴安岭西侧,广袤的蒙古高原上,无数个强大的游牧民族你来我往,相互攻伐,并且和南边的中原人打得不亦乐乎。

  东胡人灭亡了,匈奴人兴起,四处征战,哀鸿遍野。

  匈奴人西迁了,作为东胡后裔的鲜卑人和乌桓人又变得强盛,在大草原上耀武扬威。

  或许是嫌越过大兴安岭太麻烦,也或许是瞧不上扶余国那点东西,如今的草原霸主鲜卑人并没有向东扩张的意愿,但他们的存在,就是悬在扶余国二十万百姓头顶上的利剑,随时可能斩落。

  更别说南边的邻居高句丽了,高句丽人对扶余这个故国怀着刻骨的仇恨,时刻想着将他们赶尽杀绝,近二十年来,高句丽人在雄才大略的伯固王率领下,国力蒸蒸日上,不断对扶余人露出尖利的獠牙。

  若不是前有耿临,后有刘备,两次挫败伯固的野心,让他暂时安分下去,估计高句丽早就大举北上了。

  对于尉仇台来说,哪怕不能攻灭高句丽,只要能重创他们,让二十万扶余人摆脱来自南边的威胁,就能让他心满意足。

  大汉是什么?大汉是文明的缔造者、传播者,是对抗野蛮势力的桥头堡,是传播文明的灯塔国。

  大汉代表着最先进的生产力,代表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一句话,跟着大汉的脚步,代表自己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至于刘备说的,让扶余人内附,成为汉朝这个伟大帝国的一员,从此依附在汉军的羽翼庇护之下,简直就是天上掉宝石的好事,是他们几辈子都修不来的福分。

  面对如此的诱惑,尉仇台心中暗自下了决心,就算牺牲再大,也一定要坚定地战斗,取得胜利,让大汉看到扶余人的诚意和忠心。

  “我回去之后立刻召集国内所有的战士,让他们前来辽东听候差遣。”尉仇台难以抑制心中的激动之情,当即起身就要离开,

  请收藏:https://m.linjie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