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章 质量不够数量凑_双城帝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杀在了半途。

  据黄排长讲他们是在锦州遇到的倭军前锋,为了进一步确认清楚,黄排长他们便想办法避了开来,等到了沈阳终于遇到了倭人的大部队,便再也无法前行了。接下来陆一团的斥候又详细的补充了一番。

  这支倭国军队使用的步枪外形上与弘景式几乎是一模一样,他们当即就想办法搞了一支。那名斥候队长边说边摘下肩头的步枪交给了陆正星,然后继续说道:“外形一样但做工就要粗糙得多了,您看看枪管内壁的膛线,咱们重庆军工厂要是拉出这样的膛线,恐怕钱经理就要切腹自尽了”。

  陆正星闻言咧嘴一笑,然后将这支步枪抵在肩头感觉了一下,说道:“好像比弘景式轻了一些”。

  “嗯,这完全就是一支仿冒品,射程、精度、寿命肯定都比不上弘景式。不过....”,那名队长说到这里顿了一下,才继续说道:“不过质量不够数量凑,倭军主力已经进驻了锦州,人数应该不会少于一万,另外他们还配有火炮,数量不少于一个炮团的配置。从行军路线上看,应该是找了此地的女直人做向导,他们的前锋都是骑兵速度很快,师长,咱们要赶紧准备了”,说完他面色凝重的望着陆正星。

  陆正星闻言点点头,走到军用地图前看了一会,手指在锦州至山海关一线来回移动了几下,然后转头叹了口气说道:“奶奶的,这回有些大意了,看来得要通知京城暂缓裁军,尽快把家里剩余的部队都调上来”。

  在陆正星出发前大家谁都没有将这群倭人放在眼里,即便装备了弘景式步枪可那又怎样,至多跟上次女直人一样搞几间作坊私造一些而已。可根据斥候队长的汇报,这种仿弘景式的步枪应该已经成了倭军的制式装备。而且这支倭军中竟还有为数不少的火炮!这个绝对是陆正星没有考虑到的,因此这次乘车前来的两个团就只是携带了三十几门迫击炮而已,炮弹也只带了一个基数。

  考虑再三陆正星决定以山海关为依托,围绕着这座城池修筑三道防线,并把所有的“收割者”机枪集中在一起,统一架在城墙上。另外他发出通知尽快疏散城内的居民,并将车站的电报给临时征用了过来,向北平紧急发报,将这边的情况作了一个详细的说明,并要求“摄政会”尽快安排剩余的陆家军马上登车北上,除了这些还特意强调随车一定要把重装备及弹药输送到山海关。

  尽管形势十万火急但陆正星并不紧张,他相信只要人员、物资及时到位,一个陆一师就能横扫倭国。可眼下他却只能依托这座小小的县城,先拖着倭军前进的脚步了。

  其实,这个时空的山海关真的有些负担不起这么雄壮的名字,他只不过是一座依山而建的小城而已,根本就没有什么边墙、雄关,当初是因为铁路修到了这里,便随手在此处设立了一座兵站,然后被那位岳先生一顿恶搞,又是取名又是题字的,也才有了这么一个“德不配位”的名字。

  在当时的那个年代,整个北方都争着管大宋叫“爸爸”,自然也不会有人发神经去筑长城修边墙了,就连岳先生都不会为了满足自己特殊的历史癖好,去干这种二百五的事情。所以陆正星只能是因陋就简,利用这么一座小小的城关作为防御的主阵地。

  不过他对此却是信心十足,因为到目前为止陆一师仍是整个大宋唯一一支,全部装备了新一式步枪的军队,对于倭寇列装的仿弘景式步枪,不要说陆正星,就连陆一师最基层的官兵也只会轻蔑的啐口吐沫,连鄙视的话都懒着说上一句。

  不过藐视归藐视该有的准备却是一样都不能少,陆家军在到达山海关的当天,就按照陆正星的命令将防线全部构筑完毕了。这三道防线前后都有交通壕连接,以便于形势不利时,守军迅速退入到下一道防线。

  就在防御阵地堪堪建好之际,远处就隐隐间传来了隆隆的马蹄声,陆一团的团长举起望远镜看了一会,扭头大喊道:“全体进入阵地,敌军来袭!”。

  请收藏:https://m.linjie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