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298章 1974.如何封职_赵洞庭颖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头,“那又让他分管什么工作呢?”

  陈文龙忽的苦笑,“这就看皇上您的意思了,其实咱们国务省现在两位副国务令分管的事情都太多了。”

  大宋现在副国务令就陈文龙和辛景福两人。

  陈文龙常常是被赵洞庭调往他处主管具体工作,如之前出使西夏等地,又如这回到前沿建设根据地。

  说白了,其实他和辛景福两人是一个主内,一个主外。

  而国务省内的工作是相当繁重的。

  陈文龙两鬓斑白,辛景福在当选副国务令以后也是老得很快。

  “唉……”

  赵洞庭轻轻叹息,“其实朕知道诸位爱卿的工作都很繁重,只这几年,实在是没有能够胜任的人。若是太快将下面的人给提上来,揠苗助长难免会留下隐患。待元朝彻底投降后,朕该是时候考虑考虑增设官员了,也好好给副国务令你们减减压。”

  他想起以前的向东阳,在雷州时跟着他的民间大才向东阳。

  向东阳是个治国能手,甚至是赵洞庭见过的在治国方面最为厉害的人,连陆秀夫都不如。

  当初大宋完全是一堆烂摊子,还得竭尽全力和元、大理等国厮杀争锋。赵洞庭只是个出大纲的人。

  真正实施的,是下面陆秀夫、向东阳等人。向东阳在其中可谓居功至伟。

  他是大宋最好的管家。是他,让大宋撑过那段最困难的时间。

  而他,却也因为而操劳过度,猝死任上。

  即便被赵洞庭追封为太师,又以国葬之礼下葬,可其实又有什么用?

  大宋再也没有向东阳了。

  接任向东阳未知的辛景福在能力上较之向东阳是要差些的,大宋还能这么飞快发展,是因为已经步入正轨。

  陈文龙点点头,没有说话。

  接着殿内是半晌的沉默。

  最后赵洞庭道:“不如便让他负责农林、水利,再有抗震救灾、防汛抗旱、扶贫等具体工作吧!”

  陈文龙眼中发亮,躬身道:“臣以为如此甚妥。”

  这几项都不如教育、商务、财政、科技等项关系着大宋的根本,但却又得有人去具体实施。

  真金处在这样的位置上,地位自是有了。

  只这样的位置,又让他很难有拉山头的机会。

  赵洞庭拍拍手,“那就这样定了。朕等会儿就拟旨给你,封他为副国务令。至于那些元朝大员……”

  其后他在大殿里又接着和陈文龙商议关于如何安排乃颜、王恽这些人的问题。

  他们都是元朝辅国大臣,本事当然是有的。既然接收整个元朝,不接收他们难免显得小家子气。

  赵洞庭不在乎延用降臣,只需得这些人真正有本事,能给大宋美好的未来添砖加瓦便行。

  这比商定真金的官职还要更为繁琐许多。

  直过去许长时间,赵洞庭和陈文龙才打开大殿的门。

  如何安排乃颜等人已经有初步的打算,赵洞庭说,回到长沙

  请收藏:https://m.linjie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