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304章 旧辙和重蹈旧辙_诡三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其余的地方基本上来说都是将近七八十度的斜坡,有的地方甚至是九十度或是超过九十度,即便是攀岩高手都未必能走,更不用说是普通小兵了。

  在五里暗门的坡道之前,圆弧形的城墙和箭楼围起来的空地之中,分布着驿站和一些军事设备,还有一个小一些的兵营,大的兵营则是在麟趾塬上。这个小兵营是专门驻扎负责五里暗门和黄巷坂的兵卒,要不然更换值守的兵卒每天爬几个五里暗门,体力都消耗在了爬坡上了。

  而斐潜当下,便是站在五里暗门的顶端,而潼关城的主体,便是在此处不远,不仅是护卫着五里暗门,也同样堵着通往潼水禁沟的道路。

  禁沟之西,便是一马平川的关中平原了。

  而在斐潜对面,隔着滔滔的大河,便是后世略有名气的什么一见误终身的风陵渡……

  只不过现在这个时代,风陵渡大部分还泡在大河里面,要等到几百年后的泥沙慢慢堆积之后,才能露出水面上来。

  沧海桑田,一些变化往往会改变很多东西。

  斐潜回头而望,便是巍峨秦岭,矗立在天边,而郁郁葱葱的树木和蕨类灌木,则是充斥了整个的视野。这些蕨类植物,将在这一次,还有下一次的小冰河时期里面慢慢的死去,而麟趾塬和隔壁牛头塬的树木,也会渐渐的被砍伐一空,最终成为了后世那种光秃秃的旱田,亦或是退化成半荒漠的状态。

  原因无他,人要吃饭。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长安并不适合成为一个巨型的人口城市。

  人口越多,需求越多,庞大的人口会导致长安城变成一个需求的无底洞,无休止的吞噬着周边的一切资源,而一旦风吹草动,都会影响到整体供需比例的变化,从而影响到城中的百姓生活,进而导致生存条件的上下波动,这种波动就会导致人心的变化……

  这也是斐潜为什么不修建长安新城墙的原因。

  因为即便是修建了城墙,坚固得超过任何一个当今的城市,一旦被外敌侵入到了城市周边,也是一样顶不住,而且很有意思的是,这种顶不住的压力来源,并非是来自于外部,而是更多来自于城市内部。

  在冷兵器时代,当防守方不得不依托城市进行防守的时候,说明防守方在实力上整体处于劣势。毫无疑问在冷兵器时代,城池的城墙在是极为有效的防御措施,但是绝对不能仅仅依靠城墙这一点来进行防御。

  战争的目的是击败对手,或者击退对手,而对于统治者下辖的普通民众而言,无疑希望统治者尽早击败对手,而等待对方粮尽这种消极做法则会给辖区内经济带来毁灭性的打击。

  当进攻方意识到无法速胜的时候,一般来说都会对防守方城池之外的经济设施进行破坏,劫掠之类的行为更是常态。

  至于像长安

  请收藏:https://m.linjie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