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581章 578【辽东后事】_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文说:“幸会!”

  南怀仁这次来中国,先是去的澳门,一共来了十多个传教士。

  澳门的教堂,由于断了荷兰的资金支持,全靠澳门的葡萄牙信徒供养,已经有些快开不下去了。听说别的地方更惨,传教士还得打工谋生,这些新来的传教士陆续离开中国。

  只有南怀仁选择留下,毕竟地主家的傻儿子,带够了银子可在中国混几年——他爹是尼德兰的世袭法官兼税务官。

  三人离开甲板,进了船舱闲聊。

  卫匡国由于来到中国时间较短,没有在翰林院担任职务,但他拜了艾儒略和汤若望为师。

  卫,保卫。

  匡国,匡扶国家。

  这个名字,要保卫匡扶的是大明……

  “卫先生目前在研究什么学问?”侯方域问道。

  卫匡国回答说:“正在研究中国历史,我打算写一本历史书,向欧洲介绍中国的三皇五帝到秦汉。也就是从人类诞生,到基督降世期间的东亚历史。欧洲人对此不了解,他们应该也必须了解,中国在基督耶稣降世前就已经有辉煌文明。”

  侯方域点头赞许:“此亦有教化之功,祝君编书顺利。”

  卫匡国介绍说:“这位南怀仁教友,毕业于鲁汶大学。天文、地理、数学、历法、机械、哲学,各类学问皆通,他还擅长铸造火炮。陛下虽未召见他,却对他的学问很赞赏,因此特许他乘坐军舰去辽东游历。等游历了辽东,他还要游历北方,再准备去四川。”

  “竟是西方大儒,失礼,失礼!”侯方域拱手说。

  南怀仁连忙拱手:“在下……中国话……学习……见谅……请。”

  侯方域笑道:“不碍事的。”

  军舰两日之后启航,跟随同行的,还有二十多艘商船。三分之一前往朝鲜贸易,三分之二则是前往辽东。

  朝鲜已经对中国商人躺平,而且君臣乐于贸易。他们用人参和矿产,甚至是朝鲜粮食,交换来自中国的各种商品,从中获利非常丰厚。至于朝鲜普通国民,饿死多少无所谓,只要不揭竿造反即可。

  数日之后,船队抵达旅顺口,这里因为战后贸易迅速繁荣,而且提前移民来一批码头工人。

  工人们也是愿意的,由于缺乏劳动力,在旅顺口干活的工资,远比在上海那边更高。

  侯方域带着抚顺县官吏,从金州一路前往沈阳。他沿途给两个欧洲佬介绍:“此皆我汉家疆土,被野人蛮夷窃据,而今汉人十不存一。陛下英明神武,已将蛮夷击败,解救出活着的汉民。就连蒙古和女真平民,也有一些获得宽恕,能与汉人一般分田落户。”

  南怀仁的中文,一直都会听,但不太会说。这些天一直用中文交流,已经比在上海时更流利了。

  他沿途观察情况,又问了些问题,抵达沈阳时开始写日记:

  “我跟随中国官员,已经到了鞑靼的

  请收藏:https://m.linjie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