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七章 差价杠杆!_重生87当首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陈家屯的老少爷们,大姑娘小媳妇们,现在,马上去小学门口集合……”

  村大队的大喇叭里,村长陈东来的声音一遍又一遍的响着,足足响了十几遍。

  最开始的几遍,声音颤抖的厉害,带着哭腔,其中隐隐约约还夹杂着几声喝骂……

  “利索点!”

  “不老实,就让你见见血。”

  “你看我这刀子快不快……”

  小学门口,很快就聚集了一大堆村民,都伸着脖子往村大队这边看。

  这会已经到了中午,刚刚过了饭点,日头毒辣,大家都窝在家里还没去地里干活,大喇叭一响,除了实在走不动路的老人,陈家屯的乡亲们基本都来了。

  刘康已经带着工人回了县里,陆远打量打量人群,感觉村民来的差不多了,也不等陈东来和杨小涛他们,对着秦雨柔笑了一下,大步走上广播台。

  说是广播台,其实就是小学操场边缘的一块水泥地,面积不到十个平方,比周围的平地稍微高点。

  以前小学没有取消的时候,体育老师就在这上面领着学生做操,视野非常开阔。

  “乡亲们!”

  上了广播台,陆远居高临下俯视着下边的人群,瞬间找回了上一世身居高位那种感觉,他稍微清清嗓子,大声说了起来:“今天,是我让村长把大家都叫过来的,有一件大事要跟大家宣布!上边下来了政策,要大力扶持本地企业,惠及乡里,人人有份。”

  一听“政策”两个

  字,本来有些不明所以的村民们,顿时变得不淡定了。

  前些年,村里实行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联产计酬,俗称“大包干”,根据每家每户的工作量,由村大队统一分配酬劳,除了极少数的人口大户,大家的贫富差距基本没怎么拉开。

  到了84、85年,村里的经济面貌就不一样了,出现了第一个“万元户”,贫富差距逐渐拉大。

  像是村长陈东来,家里盖起了四进四出的砖瓦房,据说手里攒了上万块,日子富得流油。

  就是因为他胆子大,享受了当时的政策红利,拿出积蓄给儿子陈富贵创办了村里唯一的手工作坊,轻而易举的成了村里唯一的万元户,把普通村民甩出了足足几条街。

  现在陆远带来了新政策,这些村民的眼珠子一下子红了,乱哄哄的围到广播台旁边,扯着嗓子嗷嗷大叫。

  “陆远,你说的是真的不?什么政策,扶持的又是什么?我们想参加,需要花钱不?!”

  “不用花钱。”

  看着村民们的反应,陆远心里微微一喜,脸上也多了几分笑容:“大家都看到了,县里刘厂长刚刚送来一台灌装生产线,我创办的辣椒厂很快就要开工,大家放在家里的辣椒,现在就可以往我这儿送,价格方面,不是问题,肯定高于市场价!”

  “另外,开厂子需要工人,现在是农忙,

  请收藏:https://m.linjie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